紐約冬天生存法則  

這幾天紐約終於有春天的感覺了,已經到了四月才覺得冬天真的好像結束了,今年紐約的冬天又長又冷,攝氏零下二十幾度℃是稀鬆平常的事,有朋友開玩笑全美國小女孩每天都在唱 “... cold never bothers me anyway...” (迪士尼 Frozen 冰雪奇緣的主題曲),難怪冬天拖拖拉拉走不了。

 

我1996年夏天來美國,那年一,二月紐約下了一場史上三大暴風雪,還沒來之前,想到要去住在一個冬天會下大雪的城市,一是充滿了對白雪皚皚的幻想和天真的憧憬,二是對零下的溫度充滿了無頭緒的恐懼。在台灣的冬天要是十度到二十度之間就已經冷到不行了,零下的日子真的過得下去嗎?

 

當年帶著男友姊姊的二手粉紅色羽毛雪衣,硬著頭皮,搖搖晃晃到紐約。到紐約的第一個冬天印象很深刻的是冬天的風,風是冰的,好像從冷凍庫吹出來一樣,走到路上,冬天如果風大的話,就像是走在冷凍庫裡,真的是冷到沒話說。從台灣帶來的羽毛雪衣加一層層的衛生衣,大毛衣只能保暖身體,腳呀,臉呀,完全不行,尤其是牛仔褲在冰冷的冬天,因為材質的關係只會變得更冰冷,只好把阿嬤衛生褲拿出來救命。

 

第一個冬天還沒過完就學會了幾件重要的冬天生存法則,

第一:下雪的時候真的是完全不會冷,最冷的時候是快要下雪之前,或是剛下完雪。

第二:台灣包粽子的基本原則對於對付紐約冬天完全行不通,因為紐約室內有都有暖氣,特別是褲子如果穿太多層,到室內沒得脫,會熱到想哭。

第三:帽子,圍巾,手套等小兵,戰鬥力不可小看,特別是帽子和圍巾,不管衣服穿的多厚重,頭跟脖子沒包起來,就是跟自己過不去。

 

第一年冬天還沒過完,商店一開始大打折的時候,我幾乎把第五大道上的 Benetton 整家店掃光,可以穿得下的套頭毛衣,保暖配件,一件也不漏,為了第二年的冬天加強戰鬥力做準備。我記得有一件 Guess 的黑色雪衣,台灣留學生搶破了頭,因為大家都發現台灣帶來的大紅大紫,彩色雪衣美國人只有去滑雪才會穿,那件 Guess 的黑色雪衣我只搶到男生的 L 號,像穿布袋一樣還是穿了好幾年。

 

過了幾年紐約的寒冬後,有一天我猛然發現,我的衣櫥裡一件套頭毛衣都沒有,當年的戰利品全都出清了,搞不清楚是冬天變得不冷了,還是我變得不怕冷了,套頭毛衣一上身就發汗。現在冬天不管多冷,我最多就是三件,一件薄上衣,一件薄毛衣外套,再加上一件禦寒大外套,

有些人會穿兩件褲子,我覺得穿兩件很不舒服,再冷我都是一件褲子(通常是牛仔褲 ;-) 

我的秘方是穿很長的大衣,長到可以蓋住大部分的腿,再加上長靴子,就沒問題了。為了方便,再加上保護美美的髮型,很多年以來我也不戴冬天的帽子了,靠的是的大衣的 hood,需要的時候遮一下就好了。

 

去年十二月一家大小回台灣十天,十天都是寒流十度左右,有一天到台南一樣是寒流十度左右,但是出大太陽,我兒子堅持只要穿短袖 T Shirt ,走在路上,大家都搖頭看著我這個不負責任的媽。有時候台灣的家人,朋友會開玩笑的說我們是寒帶來的動物,不怕冷,我一開始覺得很荒謬,怎麼說我也是台灣土生土長的,來美國之前只在合歡山看過雪,這幾年我開始覺得好像真的有這回事,人對環境的適應力極強,常常在當下沒感覺,事過境遷回過頭一看才發現我已經入境入境隨熟。

 

佳芬 Fanny

  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冬天 下雪 紐約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