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SMS 2Wpm 034

這個禮拜是很多紐約家長坐寢難安的一個禮拜,因為是所有私立學校公佈錄取通知的一周,上個星期五寄通知,這個星期五家長要作決定,回復學校。

 

紐約跟全球大多大都市沒兩樣,家長重視教育,擠破頭搶進最好的學校,特別是在曼哈頓很多中產階級以上家庭會以私立學校為優先考量。紐約(again 特別是曼哈)是一個百年來已完全開發的城市,沒有甚麼便宜的空間可以蓋新的學校,或是擴大校區。911後,紐約人大感人生無常,回歸重視家庭的價值,出生率不斷上升,好學校供不過需,大家就越搶越凶,不是只有中小學入學競爭,連好一點的 Day Care(托嬰班,幼幼班)都得搶,有些還沒懷孕就得登記排隊。

 

我兒子剛出生的時候就有人不斷地提醒我有關申請學校的事,我一直覺得他還是 baby,可以不用多擔心,一晃眼他兩歲半的時候,有一天我忽然想到再過一年應該送他上preschool (托兒所)了,隨便上網一查才發現申請托兒所不比申請大學,研究所簡單。 大部份的學校,九月的第一個星期二開始發申請表,很多學校只接受打電話要申請表,爸爸,媽媽們開始發表的第一天九點開始上陣拼命打電話,大部分都是忙線,到了十點如果還沒接通,比較熱門學校已經沒甚麼希望拿到的申請表了,有幸拿到申請表的,為了表示熱誠會連夜趕工,第一時間寄出申請表,才有機會卡好的時間跟學校約面談。

 

那時兒子兩歲,忽然發現一個禮拜內申請 preschool 的瘋狂馬拉松就要開始了,我完全沒頭緒,一口氣申請的將近二十家學校,每所學校都要花很多時間,光是填申請表至少三個小時,每所學校問的問題都剛剛好有一點一樣,又有點不一樣,所以沒辦法直接  copy & paste 。問題內容除了身家大調查外,不外乎要你談談小孩的長處和短處(沒錯兩歲小孩也得有強項,弱項),家庭教育價值觀(沒有也得掰出來)。填申請表之外,還有三個到四個 appointments,第一個是去參觀學校,有時候有兩次參觀,一次在晚上沒學生的時候參觀校園,一次是在白天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參觀師生互動。第二個 appointment 是家長面談,大家都搞的比工作應徵還戰戰兢兢,第三個是小孩 “面談”,通常是叫 play group,要一群小小孩在教室裏一起玩,一群老師在教室裡面,跟小孩講話,觀察,做筆記。整個申請學校的過程,每所學校大概花十個小時,一般人不會像我沒理性,大概會申請十個學校,為了小小孩上個 Preschool 一百個小時加上大概 $400美金申請費就這樣花下去了。

 

為了方便家長做決定,紐約私立學校聯盟統一在同二月的一個禮拜寄錄取通知,當年我們申請的二十所裏,我們自己 withdraw 取消了十所(參觀以後不喜歡),七所被拒絕,一所被錄取,兩所備取。那個禮拜的煎熬,我永遠印象深刻,首先我心裡受重創:七所被拒絕!居然有人會不要我天真,活潑,聰明,可愛的小寶貝,再說兩所備取的學校都是我們最想去的,人家越不愛我就覺得越愛,可是大部分家長會熬到最後一刻才會做決定去那一家,所以備取的人也得熬到最最最後一刻才會知道會不會被升級,我們每天就苦苦地等待學校通知是不是有新的名額,又擔心如果一不小心動作太慢,錯過我們唯一錄取的學校就慘了,還好等到星期四晚上,兩所備取的學校都通知我們有名額,我永遠忘不了那個星期四晚上,我們整晚沒睡,反復地想要選那一所,感覺好像一個兩歲的一生的未來就決定在我們送他去那一家 preschool 了!星期五鐵了心勇敢地做了決定,交了定金,頓時好像重生一樣,又可以呼吸了!

 

兩年後同一場噩夢再演一次,兒子要申請小學裏的幼稚園 (kindergarten)(美國小學的第一年是幼稚園,第二年是一年級)。申請私立小學,還有一些特別的公立學校要考智力測驗,明文規定家長不可以幫小孩準備考試,但有些家長偷偷給這些小小孩買練習簿,請家教,更狠的送補習班(別以為只有亞洲人才會做這種事),就是為了申請好學校。這次我對整個申請的過程有點經驗,也有點麻痹了,不再那麼手忙腳亂,申請了八所私立學校,完全沒準備就去考試,最後我們很幸運進了一個非常棒的公立資優學校,最幸運的是這個學校可以一直上到十二年級(等於高中畢業),下次我得擔心他申請學校的時候是申請大學的時候,我只能說感謝老天!


Fanny 佳芬

Kai at pre-school 5
現在想起來無法相信我會爲了送他去哪個學校玩積木搞的頭昏腦脹(兒子現在快八歲)  

arrow
arrow

    F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